Header Row

[國際] 報讀哈佛耶魯 美籍亞裔生不認亞裔

入名牌大學 亞裔生瞞血統( 2011-12-05 )
報讀哈佛耶魯 恐受歧視難取錄  美籍亞裔生不認亞裔


[轉載/Youtube] 「我不是亞裔。」美國種族多元化,但也多種族歧視,即使是名牌大學,收生都有種族歧視,結果很多混血亞裔學生,填表入讀申請表時,都不敢承認自己的亞裔身份,免被定型,必須考取更好成績,才被取錄。在香港出生、媽媽是台灣人、爸爸是美國人的哈佛大學新鮮人,之前就選擇在入讀申請表填的種族欄別留白,絕對不認是亞裔人。

很多年前,美籍亞裔已深信自己入讀名牌大學比白人學生困難。有研究就顯示,亞裔生符合入學要求的比率遠超美國亞裔6%人口比例,他們報大學考的SAT測驗成績必須比其他種族考生高上數百分,才能得到平等取錄機會。有評論指美籍亞裔生,往往不被當成個人來評估,而是被歸為「表現超群的亞裔」這典型中。

填「白人」增入學把握
美國名牌大學收生對亞裔生成績要求更高,為了增加入學把握,越來越多亞裔生拒在入學申請表填寫自己是亞裔。在美國出生的奧姆絲特德(Lanya Olmstead),一向自認是一半挪威人一半台灣人,但填寫哈佛申請表時,她在來自台灣、認為大學收生對亞裔不公的媽媽敦促下,毫不猶豫地在表格種族欄「白人」格子打「×」,也許是「隱瞞」策略成功,她最後順利成為哈佛新鮮人。
奧姆絲特德的成績,的確符合亞裔生「典型」──高中成績平均分(GPA)是4分滿分,SAT取得2,150分,只差250分就取得2400分滿分,但她自評「相當低分」,因為「許多亞裔SAT和GPA都滿分……學校很難全部錄取。」
媽媽是第二代美籍華人、爸爸是希臘移民的哈莉基亞斯(Amalia Halikias),同樣在申請表填「白人」,現在她是耶魯一年級學生。她坦言自己成績好,但「不想被歸為典型亞裔」,而她一向注重華人傳統的媽媽「也極之鼓勵」她隱瞞種族,所以她理直氣壯說:「假如知道會受到歧視,不實報是絕對合理的。」
父母是台灣移民的耶魯生莊小姐(Jasmine Zhuang),姓氏一看就知是華裔,但她報名時也沒表明種族。「那是象徵性的做法,算是反抗加諸在美籍亞裔生身上的較高要求吧。」
但有人覺得不表明血統不妥。巴爾芙(Jodi Balfe)在南韓出生,3歲隨韓裔媽媽到爸爸的祖國美國定居,申請哈佛時,她不聽師長、朋友和學校的升學指導員勸阻,誠實報上亞裔身份。「隱瞞血統令我很不舒服。亞裔背景對我的人格形成很重要。隱瞞像出賣靈魂,為了入學不值得。就算被錄取,也像只有一半的我被錄取。」她順利成為「完整」哈佛人。
皮克蕾爾(Heather Pickerell)則選擇避而不答,申請表上種族欄留白。有美國爸爸和台灣媽媽而在香港出生的她說:「我認為不作答可增加我的機會。而且,要是哈佛因而不錄取我,我也不想上這種學校。」她不像巴爾芙那般有很強烈的種族認同,一切視乎身在的地點。「在美國,我比較自覺是亞裔,因我在亞洲出生,有亞裔血統,在亞裔家庭成長。但在香港,人人比我更亞裔,我較自覺是美國人。」

「美國人」填亞裔說不通
混血亞裔出了身份認同問題,不只一人。耶魯二年生霍姆絲有華裔媽媽,她也沒在申請表填亞裔,因她「自覺是美國人」,「填亞裔反而說不通」。美韓混血耶魯生凱特唱反調:「我不是白人,不填亞裔並不對。」
假如名校收生繼續看種族,不肯按成績收生,亞裔生隱瞞種族的情況勢將越益普遍。當然,亞裔生成績較佳,若僅以學生成績為收生標準,名牌大學可能盡是亞裔生,到時白人學生必投訴被歧視。

0 comments:

本週 YoutubeHK 熱門影片